当前位置:首页  >  资讯列表 > 资讯详情
胰岛素用量如何调整?自我衡量标准要牢记。

发布时间:2019-02-28       来源:稳糖

  1型糖尿病患者就已经开始注射胰岛素,而且一旦注射,终身都离不开这种治疗方式,在我国现阶段,注射胰岛素的方式有很多种,如传统的胰岛素笔、无针注射器、胰岛素泵等,这些设备在注射计量上并没有那么智能,需要患者能够根据自己的病情适当的加量,保障自身血糖的稳定性,那么胰岛素用量如何调整?自我衡量标准要牢记。

  胰岛素用量如何调整?自我衡量标准要牢记。

胰岛素用量如何调整?自我衡量标准要牢记。

  首先,我们来看初期注射胰岛素的患者,可能还需要口服降糖药的时候,药物效果不佳,可采用口服降糖药与中长效胰岛素联合治疗的方法,即白天用口服药,加睡前注射一次中效胰岛素,当血糖控制仍然不理想时可停口服药,而完全用胰岛素治疗,给予速效和长效胰岛素混合制剂,每日2次,早餐和晚餐前注射。此方法可能出现中午或/和午夜低血糖,但上午吃一些零食可预防中午低血糖,睡前注射中效胰岛素代替晚餐前的混合胰岛素可预防午夜低血糖。每日3次餐前注射速效胰岛素,加睡前注射中、长效胰岛素,此方法可以灵活安排进餐时间。灵活应用,餐前注射短效胰岛素加长效胰岛素,以模仿生理胰岛素基础分泌。此法可以根据进食和运动时间或饮食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,调整胰岛素的使用,饮食中每10~15克糖给予1~2单位胰岛素。胰岛素抵抗患者胰岛素用量较大,可加用噻唑烷二酮类药物、二甲双胍或α-糖苷酶抑制剂。

  在根据病情选择了胰岛素治疗之后,患者需要密切监测血糖以及时调整胰岛素用量。每天多次注射胰岛素或使用胰岛素泵治疗的患者,每天检测血糖至少3次,血糖未达标、调整剂量或频发低血糖时应增加监测次数至5~8次,包括每餐的餐前、餐后及睡前血糖,必要时监测凌晨2:00~3:00的血糖。血糖监测应在胰岛素作用的高峰时间测定血糖,使用短效胰岛素者可选择餐前或餐后2小时测定,使用中效胰岛素者应在睡前和凌晨3:00增加监测。为减少每天的监测次数,可以每天选择不同的检测时间,比如一天测餐前血糖,另一天测餐后血糖,如果有低血糖症状或其他不适时应随时监测。

  多数患者的初始剂量偏小,需要逐步加量,一般3~4天调整一次,并且每次增减以2~4单位为宜,直至达到血糖控制目标为止。此后剂量调整间隔还要延长,调整幅度进一步减小,并使胰岛素剂量与饮食、运动量保持相对平稳的动态平衡。 另外,糖尿病患者受许多生活条件影响而造成血糖的波动,胰岛素剂量应随时改变,如宴会、运动、劳累、手术、外伤等均须注意调整剂量,记录病情。

  温馨提示:胰岛素越早使用益处多

胰岛素用量如何调整?自我衡量标准要牢记。

  大量的研究表明,血糖与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关系最为密切。因此,严格控制血糖是防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、肾病以及神经病变的基石,而早期强化血糖控制对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有着深远的影响。众所周知,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最有效的药物。以往通常把胰岛素作为其他药物治疗完全失效后的最后治疗药物,随着对糖尿病认识的深入,胰岛素的应用有了一些新的认识。

  研究发现: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B细胞功能已丧失50%左右,随着病程延长,B细胞功能直至完全丧失衰竭,最终大部分患者需要依赖胰岛素治疗。这提示在2型糖尿病诊断之时就可以应用胰岛素,从而逆转B细胞功能。近年发现:用胰岛素泵对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短期(2周左右)强化治疗后,部分患者不用任何药物,仅通过饮食控制便可使血糖维持正常达数年之久,这说明2型糖尿病在刚诊断之初,其B细胞功能损伤是部分可逆的,胰岛素强化治疗不仅可以逆转B细胞功能,还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。

  胰岛素用量如何调整?自我衡量标准要牢记。以上的介绍,希望能够引起您的重视,糖尿病治疗需要自我调节,自我防范,并掌握大量的科学知识,才可以保证自己的身心健康。